由万联网举办的第五届中国供应链金融创新高峰论坛在深圳成功召开。来自供应链企业、物流公司、B2B平台、外综服务平台、保理、金融科技公司、金融机构、基础服务商等领域以及投融资机构的40多家行业领袖及700多家跨界企业高管共同参与了本次会议,共谋供应链金融未来发展之路!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是引领中国经济腾飞的起点,也是中国供应链的发源地。3月30日,由万联网举办的第五届中国供应链金融创新高峰论坛在深圳福田香格里拉大酒店成功举办。来自供应链企业、物流公司、B2B平台、外综服务平台、保理、金融科技公司、金融机构、基础服务商等领域以及投融资机构的40多家行业领袖及700多家跨界企业高管聚首鹏城,共襄盛会,大话供应链金融发展与创新。
不知不觉,万联网主办的中国供应链金融创新高峰论坛已经走到第五个年头了。值此五周年庆典之际,供应链金融也迎来了大爆发!
回首2017年,国家首次就供应链创新发展出台指导性文件;“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渐渐落地;银行借助金融科技进行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实践;核心企业自金融趋势明显;中国供应链金融案例走出国门……这在金融严监管的政策大背景下殊为难得。
供应链创新新政下供应链金融的机遇及挑战有哪些?智慧供应链时代,中国的产业组织、商业模式、政府治理如何创新?科技如何来驱动产业金融以及金融生态的迭代的创新?中国供应链如何与全球进行接轨?产业供应链金融创新等成为了本届论坛的热议话题。
新政下国内首份行业报告隆重发布
万联网创始人兼执行总裁蔡宇江
2017年10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而为了响应国务院号召,万联网在第一时间开启了“走访供应链创新企业中国行”的系列活动,寻找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最佳实践”。经过一段时间走访,万联网已经深度专访了怡亚通、众陶联、乐商云集、联合包装网、传化智联、川山甲、鲜易、准时达、中企云链等践行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企业。这也为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出品的最新行业研究报告——《中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白皮书(2018)》的编撰夯实了基础。
论坛现场,万联网创始人兼执行总裁蔡宇江隆重发布该白皮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新政下国内首份行业报告,对推进中国供应链体系完善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智慧供应链金融:技术赋能的产融生态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宋华
论坛现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宋华发表了“智慧供应链金融:技术赋能的产融生态”的主题演讲。宋华在演讲中指出:“智慧供应链金融的实现还有很长的距离,还存在不少值得思考的问题,例如数据没有全面打通,技术被深化、被资本炒概念,数据的质量、单证管理等等。供应链是我们拥有真正的数据的手段,金融科技是真正拥有数据的手段。金融科技应用者是产业信用的传递者,不是信用的创造者;金融科技应用者是产业资金的促进者,不是资金提供方。在资产端利用金融科技实现底层交互的客观化、末端应用的自治化。在资产端利用金融科技实现债项结构客观化、主题信用自治化。金融科技不要停留在口头上,要真正落实到每个环节。”
信托赋能产业链金融新生态
航空工业·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余萌
供应链金融本来并不是一个新事物,但当下确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迸发出强烈的生命力。航空工业·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余萌在演讲中提到:“近两年来供应链金融的高歌猛进源于四方面的驱动因素:市场规模巨大、相关政策利好、企业降杠杆需求迫切、新技术及大数据迅猛发展。中国供应链金融已经进入智慧供应链发展新阶段。”
中航信托以双轮驱动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在资金端,成立信托计划对接银行、保险、券商等金融机构资金,接受个人及企业的自有资金;成立财产权信托实现资产买断出表;成立RRE-ABS基金帮助形成基础资产;发行公募、私募ABS,挂牌银登中心。在资产端,购买核心企业应付账款;拥有全国贷款发放资质,向中小微企业直接发放贷款;代理采购;股权投资;成立数据联盟发挥数据的经济价值;向企业主发放个人经营贷款。
由区块链驱动的值得信赖的供应链金融
富士康HCM资本执行合伙人李仁杰
富士康HCM资本执行合伙人李仁杰表示:“目前供应链融资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四个:客户不能及时获得有效资金,供应链不透明导致融资成本高,平台同时承担资产承销、资金引入导致的利益冲突,风控数据缺失导致资金方参与度下降。区块链技术可以解决供应链融资存在的一些问题,区块链技术让数据变得真实可信、透明,让交易结算变得更高效,进而优化融资成本和效率。HCM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开发了Chained Finance平台(应收账款多级流转平台),服务于富士康供应链体系,将核心企业的应付账款转化为区块链上的线上资产(eAP),任何线上资产的持有者都可随时用以支付他人,或随时融资取现。”
从国际视角看供应链金融发展
供应链金融学会创始人Michiel Steeman
中国供应链如何与全球进行接轨?供应链金融学会创始人Michiel Steeman与大家分享了欧洲的供应链金融实践:“据我们统计,应用最广泛的模式是反向保理,占比大约50%;第二名是动态贴现;除此之外还有协同物流模式、库存融资等等。大部分的供应链金融业务都是在银行平台上操作的,但其他技术平台越来越多,这是一种趋势。虽然,欧洲很多银行也越来越重视发展供应链金融,银行也具有明显的资金优势,但其他的供应链金融技术提供方还是有很多机会。”
此外,Michiel Steeman还与大家分享了两个经典案例:皇家飞利浦案例和喜力啤酒案例,并表示,通过供应链金融可以节约供应链的5%-30%的成本。
圆桌一:供应链创新新政下供应链金融的机遇及挑战
在上午的圆桌对话环节,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宋华教授、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处长查金祥、怡亚通副董事长陈伟民、 欧冶金融总经理张志勇和佛山众陶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蔡初阳围绕着“供应链创新新政下供应链金融的机遇及挑战”这一话题展开了精彩的讨论。(干货内容实在太多,此处就不一一展开了,干货内容整理将在后续呈现给大家,敬请关注万联网官方微信公众号wanlinkcn)最后,几位对话嘉宾用分别一句话总结了未来供应链金融理想模式:
陈伟民:产业与供应链平台、金融机构很好的结合。
张志勇:产业和金融的连接器。
众陶联: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产融结合。
宋华:通过服务创造价值,通过价值挖掘业务,凭借业务运用科技。
而在下午的两场分论坛,则是围绕着“产业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和“金融科技+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这场这两大主题展开。
产业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
构建智慧供应链 优化产品采购服务
会上,利丰发展(中国)有限公司董事兼集团华东首席代表赵丽娟分享了“构建智慧供应链 优化产品采购服务”。关于利丰在打造的智慧供应链,赵丽娟女士说:“数字平台是我们新商业模式的核心,通过整合员工、业务、合作伙伴、流程和设备的生态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企业运营方式。更重要的是,数字平台也是创造新价值的根基。”
利丰与全球 1.5万家供应商合作,赵丽娟介绍说,利丰集团整个供应链从需求开始,无论是产品的设计、开发、原材料采购,还是制造商的选择,监督生产、组装、整合物流,以及批发商,最后递到消费者手中,整个链条上的需求就是‘供应链’。
跨境供应链服务下的金融创新
原敦煌网副总裁刘昊
随着我国开放型经济步入全新时代,” 一带一路 ” 倡议下的国际金融机遇与挑战成为世界各界关注的焦点,跨界供应链下的金融服务也成为探讨的热门话题。会上,原敦煌网副总裁刘昊发表了“跨境供应链服务下的金融创新”的演讲,全面围绕跨境贸易形势及趋势、跨境供应链服务创新、跨境电商产业升级、智能物流、跨境支付、海外仓、自贸区等焦点问题,分享讨论全球跨境供应链服务下的金融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技术,剖析全球电商产业格局。
对于跨境供应链服务下的金融风险,刘昊提到了四个方面:一是虚假交易,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骗税非常多。第二个是货物可控,第三个是锁定回款。第四是要合法合规。刘昊继续表示,“我们的理念较传统的贸易可做到贸易风险可控,从资金流、物流到信息流,我们风险的核心点就是闭环,做到环环相扣。我们主要通过技术,包括供应链管理系统,航空技术海运,以及系统的闭环构发信息的动态静态物流数据,做到塔尖的供应链的服务。”
一签通助力产业供应链金融安全信任体系建设
作为互联网交易中重要的凭证,电子合同成为了众多互联网平台关注的重点,但是对其安全性和法律效力,怎样保障供应链金融助力安全体系建设?
安证通董事长周晓华深入讲道,安全体系我们应该说从几个层面,第一从网络层面来说,数字加密及数据访问依托我们自己的基础,整个硬件环境网络安全依托于阿里云的服务,从而为安全体系保驾护航。第二,建设体系,对于网络信任体系建设,最基础的便是网络身份认证问题,通过先进技术识别网络身份,构建完整、安全的网络生态系统,能够使每个网络用户相互信任彼此的身份。第三个基于商业银行的优势,联合商业银行一起搭建风险参与的多元化的系统,打通境内境外资金资本市场。在产业供应链金融大时代下,安证通联合招商银行建立供应链金融安全体系,打通线上产业生态圈,在线供应链金融系统,提供融资机构,实现金融服务和产业生态场景。
金融科技为生鲜产业赋能
鲜易供应链金融总监陈龙
做金融最终要回到金融的本质,如何打造金融的风控体系?鲜易供应链金融总监陈龙讲道,鲜易依托产业的两大数据做风控,基于我们对生鲜行业的数据,形成行业数据。在金融中结合金融科技平台创新的技术,包括行业的信息咨询技术数据驱动技术动态监管技术,打造一体化的智能风控体系。第二,聚焦于生鲜产业,通过监管做到标准化,强化整个行情的监测以及品质的管控能力,拓展整体渠道,打造具有生鲜行业属性的风控体系。
对于未来,陈龙表示,鲜易目前的定位是以构建平台为支撑,以数据为驱动,食品产业料和温控供应链多业融合多网协同,构建跨界融合、共创共享,共生共赢的智慧生鲜供应链生态圈。
产业互联网+FinTech+供应链金融:招商银行的实践
招商银行交易银行部副总经理张鹏
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在线供应链金融时代来临,产业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应用和服务的模式及其未来发展方向在哪里?招商银行交易银行部副总经理张鹏表示,构建开放式服务生态圈核心在于产业生态圈、金融服务、托管服务、资管服务、优先劣后夹层五大模式。服务企业上下游、产业互联网、全球供应链和产业自金融,覆盖核心企业、供应商、经销商、B2B平台、B2B买家和B2B卖家等六类目标客户。实现对外聚焦产业互联网和产融结合,对内践行投商行一体化,开放共赢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
未来的产业供应链金融布局里面银行应该做什么和能做什么?张鹏分享道,第一对于招商银行来说我们就是两个字赋能,为核心企业以及整合产业链生态的核心企业赋能,帮助搭建生态体系。第二打通资本资金市场,中间层是非常关键的,连接上面的产业生态圈和下面的金融生态圈的平台,在线的供应链系统,实现金融和产业生态圈的内嵌。
农业在线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
有种网CEO赵绍辉
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创新农业在线供应链金融?有种网CEO赵绍辉作为嘉宾出席此次论坛,并分享主题“农业在线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针对农业供应链金融的问题,有种网CEO赵绍辉提出六个基于有种网实践的创新模式:一是建立了全国性、标准化的农业在线供应链金融平台。采用订单融资、仓单融资等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为种植大户购买农资提供专项贷款服务,解决农民融资难、贷款难问题。二是基于电商平台的订单驱动和订单融资。通过有种网、禾中味道这两个农资和农副平台网上交易生成订单,基于平台订单开发了有种赊销和订单融资产品。三是资金全封闭式管理。通过有种网农业产业链全过程都能封闭在平台实现。四是通过建立全国县乡村三级综合服务体系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五是有种网的融资系统可以支持多渠道资金。六是有种网建立了覆盖到村的末端服务网点,为农业供应链金融提供完善的服务体系。
供应链体系+产业体系”支撑的传统金融和供应链金融
正威国际集团供应链事业群运营总裁杨尚农
作为世界500,正威集团目前正在布局供应链服务体系,用供应链整合来进行细微金属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威国际集团供应链事业群运营总裁杨尚农分享了“供应链体系+产业体系”支撑的传统金融和供应链金融”。
杨尚农表示,未来供应链如果没有产业链,只是平台一定做不大,所以必须有强大背景的产业体系。企业发展必须有一个可以安全承载大规模资金、资源的平台或体系,如何搭建平台体系?使之能够支持、支撑传统金融、供应链金融成为很多人的疑问?杨尚农提到,一是建立稀贵金属产业链的供应链服务体系网络;二是服务、整合产业链资源及相关资源;三是构建正威稀贵金属实体产业体系。
圆桌二:绿色供应链金融创新
最后的圆桌对话环节,主持人APEC绿色供应链合作网络天津示范中心总经理穆玲玲、航空工业·中航信托股份惠普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肖圣健、GE全球供应商管理及亚太区可持续发展总监秦之刚、前海海航供应链副总裁杨小平和正威国际集团 供应链事业群运营总裁杨尚农围绕着“绿色供应链金融创新”这一话题展开了精彩的对话。
金融科技+供应链创新发展
互联网时代供应链金融共享平台创新与实践
中企云链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刘长波
中企云链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刘长波分享了“互联网时代供应链金融共享平台创新与实践”。中企云链通过整合大企业产业资源、利用创新的模式与技术平台,打造免费安全的共享金融平台“云链金融”,让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需求更深入地更通畅地匹配。云链金融平台创设了一种可流转、可融资、可拆分的标准化确权凭证,称之为“云信”,本质是一种电子付款承诺函。“云信”集银票的高可靠性、商票的绝对免费、现金的随意拆分、易追踪四大有点于一体。云链金融平台可以让中小企业获得大企业的信用和大企业的融资成本,目前已为中小企业融资约150亿元。除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云链金融帮助核心企业创造了额外的供应链金融收益、降低其现金持有成本和银票开立成本,同时几乎不增加费用和成本,并且能更深度地掌握供应链的运转状况;帮助金融/类金融机构(包括财务公司)获得优质资产,盘活闲置资金,进一步为实体经济注入活力。
科技驱动的在线供应链金融服务:苏宁金融的实践
苏宁银行公司金融部副总经理罗霄锋
苏宁银行公司金融部副总经理罗霄锋分享了“科技驱动的在线供应链金融服务:苏宁金融的实践”。苏宁金融在金融科技上的实践主要包括: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实时风控,利用区块链建立黑名单共享平台,建立区块链的国内信用证信息传输系统,通过智能支付引擎、智能路由网关实现服务弹性伸缩,搭建金融云平台将苏宁金融成熟领先的能力向金融业、非金融业的合作伙伴输出——比如跨境结算能力、企业资金管理能力;先进的大数据风控能力、生物特征识别能力、数字化营销能力;卓越的研发效率能力、强大的数字化运营监控能力。
创新下的大宗供应链平台
铜道电商联合创始人常务副总裁欧阳格
铜道电商联合创始人常务副总裁欧阳格分享道,由于传统供应链管理有很多漏洞导致以往大宗商品领域的金融服务风险巨大,例如货物质量问题、价格波动问题、在途物资难追踪与监管、仓库商品状态难监控、仓单重复质押等。铜道构建了智能仓储+大数据+智能物流+智能监管仓+智能安防的智能物联网云平台。铜道将致力于用科技实现入库、仓储(RFID、仓单)、出库、安防监管、动产融资、价值监控、运输等全流程全环节的智能化,用真正的物联网金融让动产拥有不动产属性。
电子合同进阶之路与数字信任技术在供应链金融的应用
北京信任度科技CEO马臣云
目前很多合同、订单还没有电子化,而这衍生了效率低、确权难导致信任传递难、信息交互难、信息真实可靠性低、合约执行无法自动化等系列问题。如何解决身份可信、数据可信、数字资产可信、合约可信等问题?
北京信任度科技CEO马臣云表示,信任度多年来一直深耕于电子合同技术,已实现了电子合同2.0。而信任度的电子合同2.0除了采用手机盾的方式给客户真正安全的操作便捷的可信身份凭证,还将文本、时间、图片、签章等多种要素可信采集并固化,确保签名真实、完整,并且直通司法鉴定、保障司法服务无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客户的数据无需在互联网上传输(原文数据不上传),信用度对数据进行本地化的处理,并且基于权威的区块链存证保障,彻底杜绝商业隐私泄密风险。另外,信用度提供的电子合同服务拥有强大的授权和审计体系,符合企业级应用需求。
数据决策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实践
雁阵科技CEO王海润
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雁阵科技CEO王海润在演讲中表示,从当前来看,小微供应链金融面临的挑战主要涉及三方面,即成本、风险和稳健资产资产组合。由于小微企业难以获取传统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使得其融资成本高企;加之小微企业信用缺失、可用数据少,以及其所处行业整体环境的变化,使得金融风险加大;这给小微供应链金融在设计资产组合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为解决上述问题,王海润指出,可以通过新型技术手段来应对降低成本、管控风险,从而为小微企业配置小额分散、相关性低、违约水平可控的资产组合。在此过程中,要以“数据”为核心来实践评估产融风险结合、信贷对象所处环境,并将收集到的多维数据进行量化处理,最终达到风险全流程可控、降本升效的目标。
基于区块链的产融联盟
链融科技董事长李卫平
链融科技董事长李卫平发表了主题演讲“基于区块链的产融联盟”。李卫平分享道:要做供应链金融,第一要重资本,第二要有牌照,第三要有风控管理的能力。
企业商业信用从哪里来,核心企业很关键,链融致力于构建产融联盟:首先推广交易的票据化,包括电子交易合同、电子商业承兑汇票、电子发票;第二,通过增信、智能风控推动票据的信用化;第三,要讲信用价值化,实现盟内的流转。值得注意的是,链融构建的产融联盟的信用是建立在动产的基础上的,并且,链融已经将区块链真正落地到供应链金融。
从产业互联到产业金融
磁云科技董事长/CEO李大学重点介绍了ADI新引擎、SEI模型、金融ADI的五层架构以及对产业新金融的思考。ADI引擎是API+大数据+人工智能结合的引擎,在这个引擎基础上,通过产业+互联网+金融的SEI模型,实现真正的产业金融。产业金融的逻辑远远大于供应链金融,链的思维要变成网的思维,任何两个节点能找到多条路径进行连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李大学还表示:“在产业互联网的闭环基础上才能实现产业金融,而产业金融很可能也会反过来倒逼产业互联网。”
圆桌三: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场景及落地运用
最后的圆桌,主持人综合开发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所长王国文、TCL金控集团 CIO黎健明、厦门链平方CEO、全球供应链区块链联盟主席张宇焱、易见股份CEO王跃华、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段伟常、启赋资本创始合伙人曾峥就“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场景及落地运用”这一话题进行了精彩的对话。
至此,第五届中国供应链金融创新高峰论坛拉下帷幕。
700行业精英齐聚鹏城,精彩演讲、圆桌对话、头脑风暴,一次又一次激烈的思想碰撞,擦出了供应链金融别样的火花!对于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探索,我们从未止步!2019,我们来年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