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融联盟攻城略地

当前,PPP被认为是托底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提高金融机构的参与度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8月底,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切实做好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发挥各类金融机构专业优势,鼓励金融机构向政府提供规划咨询、融资顾问、财务顾问等服务,提前介入并帮助各地做好PPP项目策划、融资方案设计、融资风险控制、社会资本引荐等工作,切实提高PPP项目融资效率。

对金融机构而言,在“资产荒”和传统基建融资模式日趋难做的背景下,如何抓住国家大力支持PPP的良机从而实现业务的开拓与发展,这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证券报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中信信托与民生加银资管都一再强调要发挥其整合资源的平台优势。

中信信托相关负责人表示:“在PPP业务中,中信信托不仅仅将信托视为一种简单的金融工具,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提供一个整合各方资源优势的平台。我们欢迎和产业资本等各类机构的合作。”民生加银资管PPP业务负责人称:“在积极探索转型的过程中,民生加银资管尤为重视运用多种金融手段服务实体经济,培育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政府部门鼓励金融机构以多种形式参与PPP,作为基金子公司正是整合项目和资金资源、发挥基金子公司平台优势的良好时机。”

基于上述逻辑,民生加银资管和中信信托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产融联盟”的方式参与PPP业务,其核心在于以自身为平台,整合PPP产业链上的资金、建设、运营等主要参与方,针对具体项目共同作出判断,设计可行的参与方案,从而提高项目融资效率,增强对项目的获取、运营能力。

2016年,民生加银资管牵头组建了“中国民生PPP产融联盟”,联盟成员包括北汽集团产业投资公司、高康资本等十余家PPP相关企业。该联盟成立的目的在于搭建社会资本参与地方融资平台存量项目改造的桥梁,让产业链各方资源的集结和全方位利益的整合实现无缝对接。据了解,“中国民生PPP产融联盟”既包括银行、投资公司等债权、股权资金方,也包括施工机构、运营管理机构。在实际运行中,民生加银资管根据具体项目需求,在联盟中整合不同资源组成“投标联合体”,多维度、多方式参与PPP业务。

民生加银资管该负责人进一步透露,按照规划,民生加银资管的产融联盟要构建成“以抓资产端为核心,按细分行业组成联合体,全产业链参与项目”的模式。在此前参与某地海绵城市建设的丰富经验基础之上,民生加银资管正在构建一个专注于海绵城市PPP建设的产融联盟。

中信信托在PPP领域的产融结合更具天然优势。中信信托相关负责人透露,去年唐山世园会项目中,中信信托之所以能在激励竞争中脱颖而出,一大原因就是其依托中信集团“金融+实业”的强大资源背景,能够对世园会项目的发展引入更多的优势产业资源和先进管理经验,对地方发展形成可持续的促进效应。中国证券报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在PPP业务领域,中信集团已形成三个层次的协同战略。第一层面是“中信小联合体”,由中信集团内部负责咨询、投资和融资的几家核心成员单位组成;第二层面是“中信PPP联合体”,涉及中信集团内咨询机构、设计院、工程承包、制造、环保、信息、商贸与服务、资源与能源类子公司的业务。第三层面是中信集团与中央部委、地方政府以及长期与中信有着良好合作关系的企业伙伴共同组成的“中信PPP协同圈”。